close
  
  這次的課程內容,是讓大家上台分析自己所找的論文的結論,有些學長姐所做的投影片與文件檔真的很棒,當下的分析與講解亦很清楚,讓我深刻體會到好的投影片確實能夠協助吸引聽眾的注意力,而且對於自己在台上的表達也有加分作用。我稍微整理了一下老師的講評:
     
  一、要把研究放在公正的平台上探索,只要讀者能接受假設,照理類推,就可以得到文章裡的結論。
     
  二、推論的方法無可挑戰,這就是科學論文研究方法。
  
  三、研究的出發點是這樣的,自己可能認為是如何,然後再用研究方法去進行探討。然而,有些現象為什麼我們只提這個人而不提其他人?是否有其他人也能做到一樣的事?這個現象的影響性又是什麼?做研究時必須要注意這些問題,太主觀的東西不容易讓別人接受。(周杰倫現象)
 
  四、結論的份量與力道相當重要。(註:我個人很喜歡「力道」的這個說法)
 
  五、結論的目的是讓讀者有更深的印象,加強對成果的認識,可以簡單說明一下分析的方法,而非把整個研究再走一遍。
  
  六、結論裡可以夾帶簡單的表圖(依然要依循著描述清楚的原則),但不宜放出大表及大圖(因為一放就必須要花篇幅仔細說明),除非它們真的非常重要,重要到支持著你的結論與研究。 
  
  七、我們通常會先把結論定型,再看要用什麼樣的資料去支持它。然而,我們不能為了十個人要看的重點而把這十個人想看的份量擺放出來,必須要顧慮到其他九十個讀者的想法才行。
 
  八、information of finding ---> summary and discussion ---> conclusion…我們可以這樣配置論文的內容。
 
  九、推論如果很短,只有兩三句話,就可以放在結論的最後,但篇幅如果很長就必須另外獨立出來,放在discussion裡討論,把你的看法很正式地告訴讀者,但份論不該超過全篇文章的十分之一。
   
  十、data的份量多 ---> 結論;思考的份量多 ---> 推論。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cf12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