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 
  1)以DS9開啟G1001wcs.fits。

    

  2)點選「Analysis/Iamge server/STSCI-DSS」。

    

  3)然後會跳出下列的視窗,坐標已經都有了,不必輸入名稱,只要按下Retrieve這個鍵就好。 

    

  4)右邊的Frame就會出現「從伺服器裡下載,跟左邊的圖相同坐標」的影像,兩張圖可以加以比對。 

    

  5)現在我們想找出在【天文2】中有提過的新星(R.A.=00:33:10.6, DEC.=+39:36:27),這顆新星其實在USNO B1.0星表中是有的,但在USNO A2.0星表中沒有列出,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叫出USNO B1.0星表,直接在USNO B1.0星表中找出這顆星,然後看它的R1mag、R2mag,不需計算,直接知道它的視星等。下面的圖片是呼叫星表的步驟,其實在前面我們都有提過。

    

  6)星表呼叫出來了,我們要修改它的坐標,還有它的範圍,所以要修改的選項是fk5、d、Width、Height。

    

  7)因為新星的坐標是「R.A.=00:33:10.6, DEC.=+39:36:27」,所以我們輸入:
    fk=00:30:10          d=+39:36:27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Width=0.5            Height=0.5
    坐標的位置故意設低一點,這樣去抓周圍的星星。
    上面的廣度高度是自己看情形而設的,如果都設成1的話,因為範圍較大,以這個例子來說會抓到5顆星星,還要找是哪顆就有點麻煩!

    

  8)坐標設好之後按Retrieve,就會抓到我們要的星星,相關資訊也會知道了。此時要注意星星的坐標,在星表中是第四行、第五行的數字。
    把視窗拉一下,就可以看到這顆星星的R1mag與R2mag都是18.58,由此可得它的視星等。

    

  9)上面是抓出這顆星星的方法之一,現在要介紹的是第二種方法。
    我們一樣先以DS9開啟G1001wcs.fits,然後分別叫出USNO A2.0星表與USNO B1.0星表,再分別存成a.cat檔與b.cat檔。
    然後開啟終端機,輸入指令:awk 'NR>46 {print $4, $5 }'  a.cat > a_region1.reg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awk 'NR>46 {print $4, $5 }'  b.cat > b_region1.reg

    把a.cat、b.cat檔中的第4、第5行輸出成a_region1.reg與b_region1.reg,然後要直接從DS9中載入reg檔。

    

  10)在載入之前必須先修改DS9可以讀取的檔案格式,否則會載入失敗。修改的地方有兩個。
     第一處:Region/File Format,選擇「X Y」這個選項。
     第二處:Region/File coordinates system,選擇「WCS」這個選項。
     這樣DS9就可以載入a_region1.reg與b_region1.reg,而且不會有任何錯誤訊息。

    

    

  11)回到DS9中,選擇Region/load region,我們先把a_region1.reg載入。

    

    

  12)影像中,星表上的星星都會被選取起來,我們可以利用Region/color去修改它的顏色。因為DS9預設的顏色都是綠色,所以利用這個方式選取的region顏色就可以修改,才不會兩個星表載入後通通都是綠色,就看不出哪些星星是只被其中一個星表選取了。

  13)下圖是完成品,我們用紅色跟綠色做為兩次載入星表的差異。看看哪顆星只被一種顏色的框選取起來,它就「有可能」是我們要的星星。這個方法的麻煩之處就在於,只有被一種顏色框選起來的星星僅是有可能是我們要的星星,卻不一定「絕對是」,所以我們還是要利用滑鼠去找一下大概的坐標位置,以確認我們要的星星究竟是哪一顆。這個方法當然沒有第一種「直接以坐標逼近」的方法好,卻也值得一學喔。

    

     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cf12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