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看了這屆高一的同學升高中後的第一次週考、競試成績,我終於非常確定國中升高中考的果然是「基本學力測驗」,考的都是基本的課程內容,所以經過了「詭譎」的國中學習階段,帶上高中的能力,很少很少,學測成績只是一個象徵,代表你國三有讀書,但是思考能力與判斷能力在哪裡呢?這讓我對孩子的未來,愈來愈感到擔憂。

  大部份的學生在國中階段並不需要太用力讀書,尤其在現行的教改政策之下,教改倡導「快樂學習」,不能給孩子過多的壓力,於是教材一天比一天簡單,升學管道一天比一天暢通。教師們當然希望學生能在求學階段能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,但是單純只強調快樂學習的話,未來五十年臺灣的競爭力又將會在哪裡呢?我只是個高中老師,看著大家上了高中後難以進入狀況的模樣,看著大家不願好好花時間提升自已各方面的能力…我很想理出頭緒,什麼樣的教改歷程能夠給予學生們最適當的幫助呢?

  以我目前所教的高一學生來說,他們都很乖巧,但是思考能力普遍較弱,整合能力也不夠好…雖然入學時的分數還算不錯,但從他們的行為裡,仍然可以觀察出他們在高中前思維訓練上的不足,而當他們發覺自己對高中課程無法掌握的時候會很慌張,然後回歸國中的模式,猛背死記,會考的知識才去吸收,或是試試不行就放棄了。

  其實,人生的路,哪有那麼好走呢?遇見學習上的挫折是正常的事,為了理解一個觀念,讀個幾小時也很正常,但時間方面的付出,對現在的學生來說卻變成一件磨煞耐心的事。從前的國文底子不好,現在就必須慢慢學會廣閱群書;從前英文底子不好,每天就必須花時間循序漸進地背句子、背單子,訓練自己聽說讀寫的能力;從前數學不好,現在就更該先把觀念及定義弄清楚才開始解題…然後最重要的是,讓自己能夠花長時間平靜地進行閱讀的工作,無論是閱讀課外書籍也好,閱讀課程內容也好,邊閱讀,邊感覺自己的收穫,最好還能試著將心得化為文字,這樣日積月累努力下來,能力就會一點一點提升。

  想讓自己做得更好,就必須投入非常多時間。沒有幾個人能靠小聰明撐一輩子,尤其如果學生本身所選擇的是一條做學問的道路。即使國中的階段能力不如人,只要高中三年穩紥穩打,未來還是可以為自己闖出一片天!只要願意努力,並且不斷地反省改進,修正自己的方向,他們一定可以成長得更好。所以…
 
  同學們,想要擁有寬廣的未來,只能靠你們自己學著如何飛翔了,加油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cf1204 的頭像
    scf1204

    76891236230-8

    scf12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